13年前被遗弃的榆林女孩从荷兰回榆林寻亲
发布时间:2016-05-09 14:26:27
来源:本站
阅读:854
核心提示:2003年12月1日,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女婴被遗弃在榆林市儿童福利院大门口。2005年2月,女婴被一对荷兰夫妇收养。如今,已经长大并改名为Julia的女孩,不远万里回到出生地榆林,只为寻找亲生父母。
“我想告诉亲生父母现在过得很好,不会因被遗弃而怨恨他们。如果能找到亲生父母,还想说声谢谢,并且看一下我的兄弟姐妹。”Julia的想法得到了养父母的支持,他们陪伴Julia来到榆林,希望能够帮孩子找到亲人。
福利院门口的女婴
记者在市儿童福利院看到的一份报告显示,Julia是2003年12月1日被放在市儿童福利院门口的。
“当年,工作人员赵飞燕上班时发现门口有一个纸箱,打开才发现有一名女婴。办理了相关手续后,女婴留在了福利院。”榆林市儿童福利院养育科副主任王晶说,因为当年捡到Julia的赵飞燕是一名临时工,现在已经无法联系到。而按照惯例,送到福利院的孩子,没名字的都以“榆”为姓,Julia当时取名为榆依霞。资料显示,小依霞被遗弃时,除了装她的纸箱,并无其他随身物品和身份信息。
Julia曾经在吴女士家中寄养,由于时间已过去十多年,当时的具体情况吴女士已经记不大清楚,只记得小依霞特别安静乖巧,很好喂养,几乎不怎么哭闹。
爱心不分地域国界
Julia的养母Yvonne女士告诉记者,她和丈夫Niels结婚后一直没有小孩,由于喜欢中国文化,就有了收养中国孩子的想法。在荷兰,申请收养孩子要经历繁琐而又漫长的过程,要到专业机构培训,还要接受定期考察。2000年他们提出申请,直到2004年才获准。
2005年2月,Niels夫妇来到中国,第一次见到Julia。“那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看到Julia的第一眼,我就喜欢上她了。尽管她才一周岁两个月,但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天使。”Yvonne说,在等待领养申请获准的4年中,他们还学习了一些中国文化。
“Julia很喜欢中国文化,每次课外实践,她都会挑选与中国相关的课题,看到‘made in China’的物品也会很兴奋。”Yvonne说,Julia比较害羞,与荷兰小朋友交往时,没有因为外貌、肤色与别的小朋友不同而感到不适,相反,Julia为自己来自中国而自豪。“Julia现在读小学,她有很多朋友,平时喜欢跳街舞,很少会抱怨,做事情也非常认真。”
采访中,穿着白色T恤衫、扎着马尾辫的Julia安静地坐在沙发上,不时露出淡淡的微笑,有着东方女孩的典型特征。
为了孩子的寻亲心愿
除了Julia,夫妇俩还在新疆领养了一名男婴,取名Bing。
“儿子Bing经常提起自己的亲生父母,想来中国寻找,时间久了,Julia也想寻找亲生父母,所以就趁着假期带着孩子们来到中国。”Yvonne说,“孩子们对自己的身世非常好奇,想知道他们来自哪里,想告诉亲生父母很想念他们。我们想帮着孩子找到亲生父母,完成孩子的心愿,让他们的人生更加完整,也是为了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Yvonne和Niels相信,找到亲生父母会让Julia和Bing生活得更轻松更快乐。
Yvonne说,在Julia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告诉了她的身世。来到榆林后,他们第一时间与福利院及寄养家庭进行联系,但遗憾的是,获得的有效信息并不多。“我们没有责备她亲生父母的意思,只想感谢孩子的亲生父母,把这么好的女儿给了我们,并且告诉他们,孩子现在生活得很好。”
王晶说,近几年儿童福利院也接待过类似的外国夫妇来榆寻找被领养孩子亲生父母的事,但寻找起来非常困难。“被送到福利院的孩子大部分属于弃婴,很难查找到具体信息。不过只要有需要,我们都会尽力帮忙寻找。”
4月29日,Yvonne一家离开榆林,又前往新疆为Bing寻亲。如果你知道有关Julia的任何身世线索,请拨打电话15029697840联系,让我们共同为Julia圆梦搭桥。
——转自榆林日报